《家庭心理百科》|指责只能泄愤,合作才能共赢

2021-5-24 10:57:26 新闻来源:家电品牌网

 前段时间同事小樱生了二宝回来,不到两个月就辞职了。办完手续那天,她跟我聊了一下原因,各种委屈汇聚成一个评价——“丧偶式育儿”。

之前有个周末,她曾带了二宝来加班。因为请假多工作进度没跟上,周末也没人带二宝,她只能带过来加班。孩子躺在婴儿床里,婴儿床放在她身边。老人陪着大宝在上补习班,而她老公跟朋友打球去了!

看着小樱离去的背景,理解她的处境,又不免觉得遗憾。有些时候,只要爸爸能用点心、搭把手,可能就不用女人牺牲掉工作。

但问题是,男人好像根本意识不到何时是自己该上场的时候。《家庭心理百科》揭秘了答案,从答案里,女人可以对自己宽容一点,男人可以再用心一点,双方可以更合作一点。

家庭其实就像团队,每个人擅长的不一样、在意的不一样,但生活在一起就有共同的目标,那就是把生活越过越好。

因此,怎样让每个人燃起斗志、加强理解与沟通、充分合作来达到这个目标,有方法可循、有规律可依。学一点家庭心理知识,能让我们在处理家庭问题时更智慧。

01 夫妻在养育子女上态度差异的原因

有了孩子后,夫妻双方倾注在子女身上的情感和精力是有差异的。心理学家塞拉曾做过一项研究,给240多名女士展示多张不同动作和表情的男性照片,让他们选出最有好感的一张。

结果胜出的是一张“用温暖的表情望向孩子的男人”。当对男士做同样的试验时,他们大多更喜欢年轻漂亮的女。

在养育子女问题上夫妻双方态度不同,有生理、心理和社会等原因。

生理上,女性一生能排卵的数量有限,停经后就无法无生育子女,因此对孩子就更加视为珍宝。而男性则不同,理论上讲一生可以生育很多个子女。

心理上,即使是婚后,男孩还像小时候依赖妈妈一样依赖妻子,在本质上讲,对他们来说婚姻关系是小时候情感关系的重复。

社会传统上,男性的成长过程中还常常接受到这样的讯息:男人挣钱就行了,家务和带孩子是女人的事。因此一遇到育儿问题就向妻子求援,甚至直接交给妻子自己匆匆跑开。

尽管有这么多原因造成男性在育儿问题上常常成为隐性人,但是我们已经意识到,父亲缺位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。特别在两个关键时期,尤其需要爸爸的介入。

4岁左右恋母情结阶段和青少年时期自我认同感形成的阶段,特别需要父亲多陪伴孩子,正向引导孩子度过这两个艰难的时期,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人格、建立起自信心。这对孩子今后是否能正常走向独立、是否有能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。

02 妈妈抑郁,孩子受影响

现在社会进步了,女性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,有机会追求自己的事业。既要做员工/领导,又要做妻子、做妈妈,多重压力经常使他们疲惫不堪。

部分女性会在育儿的重重压力下,患上抑郁症。有报道指导,抑郁症患者占全体人口的15%,而且有25%以上的女性至少有过一次治疗经历。

由于育儿导致的抑郁,最早出现在孩子刚出生。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,女性由于生活状态发生巨大变化,难以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,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。

我们都知道孩子虽然表达不出太复杂的心理感受,但是他们都能感觉到妈妈的坏情绪、不开心。家庭问题专家J·戈特曼博士指出,待在患重度抑郁症妈妈身边的孩子,慢慢会产生无力感、发脾气和没有耐心。

妈妈抑郁1年以上,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。3~6个月大的孩子,神经系统的发育会受妈妈抑郁情绪的影响。6个月以上的孩子,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表达力会比健康妈妈身边长大的孩子要低一些。

因此,如果不能开开心心、保持正常的心态,那就先调整好自己再来照顾孩子。夫妻都需要正视这个问题,妈妈不过度自信、对自己要求过高,非要做一百分完美妈妈;爸爸也要把妈妈的心情放心上,不要觉得只是一时的不开心就无所谓,夫妻俩多交流,共同承担起育儿的责任。

比如有些爸爸们更擅长的事,像是陪孩子去户外玩耍、拆卸玩具等,妈妈也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们,并给予鼓励和肯定。

能不能一直守着孩子并不是最重要的,更重要的是陪伴的质量要高。哪怕你平时忙着上班,每天睡前抽出一个小时陪孩子玩耍、阅读,不要看手机、不要玩电脑,身心都投入到跟孩子的相处中,就是高质量的。

无干扰的陪伴,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,从而建立起自信。在频繁的互动中,母子关系也更加亲密。

03 老人帮忙照顾孙子是常态

现在很多家庭都需要老人帮助照顾孩子。就算请了育儿嫂照顾孩子,很多家庭也有老人在旁边看着,我家邻居就是这样。育儿嫂成天跟孩子亲近着,奶奶却成了洗衣做饭的保姆,就因为他们觉得育儿嫂更专业、带孩子更好。

这种安排我们无意去评判,更多家庭是没有老人帮忙,妈妈就无法正常上班。少一份收入,对普通家庭来说会造成更大的经济压力。

三代人共处一室,摩擦不断。老人在子女家没有归属感,同时又容易插手孩子的教育问题、插手子女的感情问题,大家生活习惯还有差异,因此,跟老人同住矛盾很多。

有些妈妈甚至觉得,自己不能陪伴孩子非常内疚;要是奶奶/姥姥不要插手,家里会和睦很多。但是这些假设都是不在在的,我们需要老人帮忙,这就是现实。

而且还有人说,承担带孙辈的责任,会让奶奶和姥姥们更加长寿。被家庭需要,承担起重要责任,会在精神上鼓舞他们,每天干劲十足,有益身心健康。

孩子和老人都好,对我们来说难道不是最大的安慰吗?有时我甚至都想,别说老人还能帮咱们忙,要是他病了、瘫了,作为子女难道我们就不管他们了吗?

所以,遇到问题咱们解决问题就行了,不必纠结一大家子生活形态的问题,老人在自己家,就从这个现实出发去解决问题,而不是纠结他们要是不在这里就好了。

不管是对丈夫还是老人,指责只能把我们郁闷情绪倾吐,如果表达不当,还有可能引来争吵,扩大家庭矛盾。

学一点心理学,客观看待家庭面临的问题,了解每个人的状态,才能找到更恰当的方式把家里的问题处理好。即使无法处理,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,不让它从心里的一根刺长成毒瘤,破坏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。


 



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﹑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深圳生活网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。
Copyright © 2000-2013 www.0755sh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编辑QQ:2383424132